英伦三餐

2023-04-01 14:06 瀚林智库 大罗杰 Roger
二维码

在“英伦三岛”,品“英伦三餐”。何谓“三餐”?英式早餐、英式快餐和英式下午茶。


炸鱼薯片


先说英式快餐吧!因为这玩意儿在大英铺天盖地,有数万家专业的炸鱼薯条店争奇斗艳,相比之下,麦当劳在英国1,200家店,而肯德基仅有350家店,如果把在英伦三岛上运营的各类国际快餐连锁加在一起,可能也比不上炸鱼薯条一类的数量。据统计80%的英国人声称,他们每年至少去1次炸鱼薯条店,全英每年在炸鱼薯条上的消费有3.82亿英镑,平均下来,6,861万英国人每人每年至少吃6份炸鱼薯条。


三餐1.jpg


此图是目前持续经营最久的炸鱼薯条店,在英国第三大城市利兹Leeds附近的伊登Idun,店名就叫做“全球最老的炸鱼薯条店”,该店自1865年便已开始售卖炸鱼薯条了。

说起来,炸鱼薯条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产物。为英国社会带来了天翻地覆变化的工业革命,1860年代最高光,饮食风潮也随之而动,炸鱼+薯条成为经典组合,不过,据考证,在炸鱼薯条作为一个组合出现之前,炸鱼和薯条的生意已经分别寄生英国多年了,二者皆为舶来品。炸鱼17世纪来自葡萄牙与西班牙,是犹太移民带过来的,佐证是,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 (1801-1809在位)造访伦敦时,他把在这里品尝到的炸鱼说成是一种“犹太时尚”。

到了18世纪,长相难以恭维的土豆逐渐爬上餐桌,加入到主食行列,土豆的好处是适合油炸,于是有了薯片。而到了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土豆片更是随处可见,从精致的富人吃的小“稻草薯条”——形似稻草,到狄更斯Dickens(1812-1870)称之为“用几滴不情愿用的油炸出来的粗糙土豆片”,应有尽有。

还是在19世纪,大约是1870年前后,拖网捕鱼和铁路的繁荣让各种鱼类以史无前例地快捷速度送达至内陆地区,这时土豆已广种全英各地,到了20世纪初,英国的炸鱼薯片商店有25,000家,而在1929年,更增加到35,000家。营养价值极高的炸鱼薯片,尤其对工人阶级这一主要消费群体极具吸引力。二战期间,供应紧张,连鱼和薯条都无法定量供应,更不要说,去挑选最美味、最受欢迎的鳕鱼了。换句话说,原本能够帮助人们摆脱战争困境的炸鱼和薯条,它本身也成了稀缺品。


三餐2.jpg


炸鱼薯条怎样吃最好?最常见的方法是以豌豆做配菜,再加上麦芽酒,沁人心脾!说到豌豆,英国北部流行将豌豆打成糊状后,再将其调成豌豆泥mushy peas,而在大英南部地区,则是水煮豌豆,此法可以保持豌豆的原形。可供270人同时用餐的维甘Wigan Sharpy’s,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炸鱼薯条店,而迄今世界上最大的单份炸鱼薯条是由伦敦恩菲尔德Enfield的“伦敦路炸鱼薯条”于2012年7月制作的,这份巨型炸鱼薯条以大比目鱼为原料,重达47公斤!

作为快餐,这道英国“国菜”不仅是众多英国人喜爱的外卖,同时还是在酒吧喝Hi之后的果腹首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炸鱼薯条店关门很晚的缘由。当我们出门在外找不到更多好吃的东西时,也会叫上几份炸鱼薯条,一来节省时间,二来接地气。


苏格兰早餐


三餐3.jpg


“在英国,要想吃得好,三顿皆早餐”,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1874-1965 的经典话语使我意识到,英式早餐可谓是英国美食界的出圈存在。即便如此,我还是以一句错误的问话,开始了我在苏格兰一家酒店的早餐。当时,我一进餐厅就问,你这里供应的是British breakfast吗?服务生答到,不是British, 而是Scottish breakfast, 哇,给我闹了个大红脸,连忙说,对、对,Scottish breakfast. 但转念一想,有什么区别吗?我再把问题甩过去:苏格兰早餐与英格兰早餐哪里不同啦?服务生这时做了个鬼脸,笑着说“哦,没有什么不同,若真要说有,就是多了个羊杂饼吧。”原来如此,苏格兰式幽默,略见一斑。

为什么住酒店更喜欢英式早餐呢?因为,相对于欧陆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 英式早餐不是一般水平的丰盛:香肠、鸡蛋、腌肉、蘑菇、番茄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有土司、英式烤饼、茄汁焗豆等食物。甚至在一些店里,除了以上所说,还会有额外的加餐项,烤薄饼、水果及班尼迪克蛋等等,而欧陆早餐呢?对不起,仅有面包、或麦芬、或唐娜圈,有或没有牛奶果汁,当然咖啡是必须有的,仅此而已。

英式早餐,不光内容丰富,而且还有享誉世界的英国早餐茶,那玩意不得了,很为英式早餐拉风,它是阿萨姆红茶、锡兰茶和肯尼亚茶的混合物,具有浓郁的味道,类似于麦芽酒,并伴有牛奶或柠檬的味道。倒茶时,茶汤呈深红色,它的咖啡因含量虽高,但基本上不含卡路里,被看作是一种富含钾镁磷的营养饮品,它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包括叶酸,以及促进牙齿健康的氟化物等矿物质。英式早餐茶的各种抗氧化剂,包括茶多酚,的确有益健康。这对讲究理性餐饮的英国人来说恰到好处。

看图上那个黑黢黢的家伙,恐怕可以称其为“苏格兰早餐”了吧?貌似黑菌或者黑羊杂,配上英式早餐茶,早起吃一顿这样的英式早餐,保证你能顶到下午四点都不饿,出门在外,如果酒店提供的是英式早餐,而非欧陆早餐,那你就与“赵叔叔”一起“偷着乐”吧!


Low Tea 不 “Low”


英式下午茶最早出现在公爵之家,天生具有贵族身份。1840年,是维多利亚女王Queen Victoria 的闺蜜贝德福德七世公爵夫人安娜Duchess-of-Bedford Anna Maria Stanhope 将其引入英国。当时,晚餐设在晚上8点。因此从中午12点吃午饭,坚持到晚餐,中间要经过漫长的8小时,公爵夫人饿感严重,到了身体不由自主“下坠”的程度。于是,她吩咐女仆临近傍晚时,将茶和点心送到房间。这样一天天吃下来,感觉甚好,逐渐成为公爵夫人的习惯。时间一长,公爵夫人自感“一人独享不贵族”,她便邀请朋友过来一起Hi ,下午茶会逐渐成风。到了19世纪80年代,英国上层社会的人都会在下午4-5点之间与好友一起享受下午茶。

英剧《唐顿庄园》迷倒万家,而《唐顿庄园》最好地诠释了下午茶,最古典也最正宗,标榜为“维多利亚风”。贵族们天天以下午茶的名义聚在一起,《唐顿庄园》多次展现以茶为媒介的私家宴会,他们在花园里搭起帐篷,请来专门的乐队,制作精美的点心,和煞费苦心地烤制昂贵的糕点。在这个英式贵族庄园,下午茶通常是由女主人身着正装亲自为客人服务,以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下午茶所选红茶若不是中国祁门红茶、那也得是印度大吉岭红茶,或斯里兰卡红茶,若加奶,则要先加牛奶再加茶,以茶冲奶。

是的,英式下午茶的专用茶为红茶,因为下午茶最初形成的时期,其品饮的茶叶类型就是红茶,为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即便后续下午茶平民化了,但形成了以红茶为专用茶的英式下午茶特点,且红茶的口感醇和细腻、香味浓郁迷人,与甜点搭配具有独特的口感体验,另外红茶品种丰富多样,作为唯一的全发酵茶,红茶的红叶红汤,色香形均讨人喜爱。

而最正宗的英式下午茶点心则是用三层点心瓷盘装盛,从下往上,第一层三明治、第二层传统英式点心司康、第三层则是蛋糕及水果塔;吃的顺序也是自下而上。吃司康的讲究是:先涂果酱、再涂奶油,吃完一口、再涂下一口。下午茶吗,要有点讲究有点仪式感。

再说,大英具有数百年的茶文化。无论下午茶是强调“品”,还是着眼“聚,茶”都被赋予了重要角色。历史回到1662年,酷爱中国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Cathrine 嫁给了英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她昂贵的的陪嫁中包括221磅贵如白银的红茶,以及精美的中国茶具。新王后高雅的冲泡品饮引得贵族们争相效仿,品茗风尚迅速风行并成为高贵的象征,而凯瑟琳也被英国人称为“饮茶皇后”。随后,英国王室成员迅速成为茶文化的爱好者,凯瑟琳之后的玛丽二世Mary II (1662-1694在位) 以及安妮女王Queen Anne (1665-1714在位)也都热衷举办茶会,为此,大英王宫内还常常用中式屏风、茶具来布置,让王宫富有中国情调。

除了王室和贵族,文学家中也有不少茶迷,例如18世纪英国文坛泰斗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自称是“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他所创立的文学俱乐部曾以茶会友,风靡一时。剧作家皮内罗A-W-Pinero 1885-1934 对于茶文明更是赞赏备至:“茶之所在,希望所在”。”其他如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作家狄更斯等,无一例外都是茶的拥趸。

“当下午钟敲四响,世上一切瞬间为茶而停”,这样说来,下午茶就不能仅限于贵族之间了。劳伦斯DH-Lawrence 1885-1930 的作品《儿子与情人》告诉我们,那些生活在底层的矿工和他们的子女,也都尝试在下午茶中体验人生百味:“只见那位颇有小资情调的矿工妻子铺上上好的桌布,洗净细瓷蓝花儿茶杯,请来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小镇牧师,共享一个昏暗而暧昧的午后”;而在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ë 1816-1855 的文学作品中,常常能看到有关茶、下午茶、茶点、茶田、茶具的描写,例如,在《傲慢与偏见》中,众多主角用完餐后必有茶会,这些颇能说明普通的英国人对于下午茶餐后茶有着发自内心的酷爱。


三餐4.jpg


由此可见,在英国,英式下午茶早已从“旧日王谢堂前燕,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因此,英式下午茶也就有了low tea 与high tea 的分野。

事实上,Low tea 根本不“low”,而high tea也并非“高档”,恰恰相反,贵族王室耽于享乐,他们喝下午茶,总要坐最舒适的长椅沙发,茶放在随手可取的矮茶几上;而high tea则是工薪阶级在下午5点下班后,坐在高高的餐桌上享用,它重餐肉和鱼类菜肴,更多为果腹。所以,low Tea 与high Tea,最好的诠释是“低几茶”和“高桌茶”, 区别在于茶点中肉食的多寡,high tea 为多肉,颇受体力劳动者欢迎,low tea 则以甜品、司康、牛奶为主, 简单讲,high tea 更接近劳动人民,low tea 相对更中产,或者更贵族。


丽兹酒店下午茶


三餐5.jpg


外形和内装均为法国风格的伦敦丽兹Ritz酒店,是巴黎丽兹酒店的凯撒丽兹Cesar Ritz 1850-1918于1906年5月24日来伦敦创立的。一战结束后丽兹酒店迎来兴隆,尤其受到政客、社会名流、作家和演员的欢迎。这栋俯瞰着伦敦Green Park的新古典风格的建筑极尽奢华,被称为“史上最优酒店建筑的杰作之一”。

经营多年之后,丽兹酒店成为老派英国贵族奢华生活的代名词,尤其是酒店餐厅提供的下午茶更是与“蒂芙尼的早餐”齐名,享有“全球第一下午茶”之美誉,酒店专门辟出了一片华丽的庭园——棕榈庭THE PALM COURT 供客人们享用英式下午茶。据说,英王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1841年-1910年、温斯顿-丘吉尔和卓别林Charlie Chaplin 1889年—1977年等大人物都曾光顾过这个“下午茶圣地”。


三餐6.jpg


这里是盛装下午茶,男士必需穿正装,打领带,而在更早的年代,男士需着燕尾服,戴高帽,手持挂钩雨伞,女士则要穿洋裙以及佩戴帽子。丽兹酒店棕榈庭的座位必须提前预订,我们的座位是儿子半年前就预订好了的,而且还没订上下午4点那场下午茶,我们比之略早,说是“午餐”也没错。

如果我们仅用简单的词汇“富丽堂皇”,似乎难以概括棕榈庭的华丽气场。英式尊贵高雅,古典装潢风格,在四壁镜面和餐桌银器的闪烁下,使你昏昏然,以为置身珠光宝气(器)之中,感觉自己也”高大上“了。

令我兴奋的是,下午茶,也是一场室内音乐会,必备小提琴和钢琴,所弹奏的曲目皆为世界名曲。比之正规的音乐会,它更灵活,可以“点菜”,也就是可以应客人之邀,演奏客人选择的曲目,在现场,我们看到一位小姑娘与钢琴演奏家沟通。琴师说,“我们一起来演奏个曲子吧!”,整个会场互动气氛浓烈,仿佛每一个人都是指挥,都能“指明方向”。

归纳总结英式下午茶的精髓:用最好的茶叶,和最好的瓷器,在最好的房间,邀请最好的朋友,谈论最知心的话题,一句话,下午茶,最有英伦范。


高大上


女王下午茶属于此类:去年刚刚故去的伊丽莎白二世生前以对下午茶的品味和热爱而闻名,被称作“下午茶圈女王”。伊奶奶每天都喝下午茶,但她喝下午茶的规则严格而传统,她的三明治一定是“无壳果酱便士三明治”,即切成圆形的小覆盆子果酱三明治,大小相当于一个古老的英国便士,两口便能吃完,而且,三明治必须没有“尖尖头”,据说这是一种迷信,王室笃信,任何人给王室成员端上来带“尖尖头”的食物,都具有推翻大英王室的嫌疑,据说这是伊奶奶的曾曾祖父阿尔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 1819-1861定下的规矩。这个下午茶之“高”,无人可及,因为伊奶奶已经在天上看着我们了。

“高”的有了,再说“大”的:2016年6月15日,为庆祝英女王90大寿,英国驻上海领事馆在上海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英女王生日派对”的活动。老牌的英国第二大连锁超市Sainsbury's英佰瑞是此次活动的主要赞助商之一。活动共邀请中外各界人士近千人参加,现场有735位中外宾客围长桌而坐,共同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世界最大下午茶”。大家谈笑风生,同饮下午茶,场面蔚为壮观。

很快,2年后,即2018年7月1日,这一“最大”被打破,天外有天:由吉尼斯纪录的“最大英式下午茶派对”,改写为英国零售商Cath Kidston在英国伦敦亚历山德拉宫Alexandra Palace举办的“英式下午茶派对”,玛丽·贝莉Mary Berry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派对,据统计,参加这个派对的人数是978人,实为“上”。


三餐7.jpg


普遍认为英国无美食,只有简餐、快餐、实惠餐,但通过访英,我们看到,就是英式简餐快餐,似乎也能吃出大英丰厚的文化和高雅的贵族气质来,这种感觉不可思议,但又不可否认;而且,大英惯有的“虽雅还俗”特性颇接地气。从英人的各种加法:鳕鱼+土豆、茶叶+点心,和健康+实惠,你就不难理解英国文化发展中最本质的东西了,无论传统的,还是现代的,无论Low,还是High,一切为我所用。这才是真正的“高大上”呢!请不要忘记了,英国是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滥觞噢!……


【瀚林智库 大罗杰】作者简介


ROGER.jpg


Roger, 大罗杰,瀚林智库专家,《Roger观世界》专栏作家。上世纪70-80年代在大学读书和教书,90年代起受聘担任全球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直至退休。

退休后,Roger开始在国内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爱旅游,爱摄影。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摄影记录风光。他用心去发现和体验生活和旅游的点点滴滴,用故事来讲述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与历史对话,以美文会佳友,Roger迄今已撰写数百篇“美篇”美文,让读者伴随他的脚步,一起观世界。

《Roger观世界》专栏,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编辑:千然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图片引自百度百科、微信、美篇等网站图片,感谢源引网站和原作者贡献!侵删。本网站仅提供资料储存平台,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学习交流。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获得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权后合法使用。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