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的第三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金165度时,就是白露节气。通常在每年9月7日或8日。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露是这个节气后经常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白露也是秋露。秋天昼夜温差大,水汽凝结成了露珠,但它并不是白色的,而是透明的。那为什么叫白露呢?是因为在古代,人们用五行和五色来形容季节,秋天属金。对应白色,所以秋露也叫白露。
古人将白露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鸿和雁是两种鸟,鸿大而雁小。白露时节,鸿雁开始列队从北向南飞。玄鸟即燕子,是一种候鸟。此时燕子开始集体朝南迁徙,寻找过冬的乐土。三候中的群鸟养羞的“羞”同“馐”,是美食的意思。百鸟开始感知到萧瑟之气,纷纷储备食物准备过冬。
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白露”代表暑热的结束。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因此温度下降也逐渐加速。人们常用“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的谚语,来形容气温加速下降的情形。此时,中国北方地区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而南方则常常出现一段连阴雨天气,即华南秋雨。
我国地域辽阔有些地区白露是收获的季节,有些地区也是播种的季节。富饶辽阔的东北平原开始收获谷子、大豆和高粱,华北地区秋收作物成熟,大江南北的棉花正在吐絮,进入全面分批采收的季节。西北、东北地区的冬小麦开始播种,华北的秋种也即将开始,应抓紧做好送肥、耕地、防治地下害虫等准备工作。黄淮地区、江淮及以南地区的单季晚稻已扬花灌浆,双季双晚稻即将抽穗,都要抓紧目前气温还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为丰收做准备。
白露的习俗很多,如:我国民间的白露收清露,成为白露节气最特别的一种仪式。清露指纯净的露水。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治水的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他为"水路之神",每年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最大,历时一周。吃龙眼,人们认为,在白露吃龙眼有养生的效果。喝白露茶,民谚中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喝白露米酒,此酒是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制而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还有白露吃番薯,人们认为番薯可以消除胃酸、胃胀。
白露时节在起居养生方面要注意:早晚及时添加衣服。俗话说,“白露不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白露时节天气转凉,早晚气温低、温差大,须注意及时添衣保暖。白露之后易出现口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现象。因此在饮食方面,应当以养肺润燥为主,日常饮食宜多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以及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不吃生冷食物,少吃辛辣食物,适当贴秋膘。还要多喝水,多喝粥汤,多吃一些应季蔬菜水果,如柚子、西红柿等。过敏体质者还要预防秋季“花粉症”。总之,白露时节我们要调理好身体,调整好心态,迎接寒冷冬季的到来。
【诵读者:牛丽君简介】
牛丽君老师,瀚林智库专家,瀚林文化首席朗诵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英国Huddersfild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高级讲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与教材研究专家。从教30余年,主编、主审及参编多本专业英语教材及教辅参考书,获得多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牛丽君老师业余爱好朗诵、舞蹈,近年来活跃在朗诵及文化传播领域,以声音传播文化。牛丽君老师诵读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图源网络,感谢源引网站!侵删!本网仅提供文字及图片内容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