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度,即为小寒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1月5日或6日。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到来,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开始了。
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每候五天:“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的,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喜鹊在这个节气也感觉到阳气开始筑巢了;“雉”俗称野鸡,“鸲”是鸣叫的意思,到了三候,雉也感觉到阳气的滋长而鸣叫。
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中国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民间素有“小寒胜大寒”之说;但对于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此时节我国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北部地区,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左右,是冰雪的世界。华北地区的平均气温通常在零下五摄氏度左右。南方地区此时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
由于中国南北地域跨度大,所以即使是在同样的小寒节气,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不同的农事。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田间已没有太多的农活,都进行歇冬,主要任务是在家做好菜窖,畜舍保暖、造肥积肥等工作。而在南方地区,则要给小麦、油菜等作物追施冬肥,海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则主要是做好防寒防冻、积肥造肥和兴修水利等工作。
小寒节气各地的习俗也不同,有的地方会吃腊八粥,而有些地方则是早上起来吃糯米饭。小寒过后,天气变得更冷了,许多人都会吃羊肉,喝鸡汤来提高肌体的御寒能力,达到驱寒强身的作用。
小寒过后,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筹备年货。涮火锅、吃糖炒栗子、烤地瓜成为冬季的日常。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小寒是当地人民的盛大节日,吸引着全国人民纷至沓来,滑雪、坐冰车,观赏精美的雪雕和七彩纷呈的冰灯,仿如置身童话国度。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这一天恰好位于数九寒天中"二九"和"三九"之间。养生方面首先是防寒防燥:要适时的增添衣物,谨防感冒。注意头部保暖,外出尽量戴帽子,要多饮温水,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及各类粥品,适当使用加湿器。二是按摩保健:搓面部可预防感冒,搓足心有助于睡眠,搓腹部预防便秘,搓腰部缓解腰部酸痛,搓颈部暖身驱寒。三是饮食调养: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韭菜补肾助阳、温中开胃、降逆气、散淤;红糖水具有化瘀散寒、暖胃健脾的功效;熟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止咳的作用。四是适当运动:小寒时节,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运动,如原地跑跳、慢跑、散步、太极拳、踢毽子等。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老人要以平缓运动为主。
【 诵读者:牛丽君简介 】
牛丽君老师,瀚林智库专家,瀚林文化首席朗诵官。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英国Huddersfild大学教育学院高级访问学者。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高级讲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与教材研究专家。从教30余年,主编、主审及参编多本专业英语教材及教辅参考书,获得多项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
牛丽君老师业余爱好朗诵、舞蹈,近年来活跃在朗诵及文化传播领域,以声音传播文化。牛丽君老师诵读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版权归原作者。图源网络,感谢源引网站!侵删!本网仅提供文字及图片内容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