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广西地方标准《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近日正式发布,这是广西首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的地方标准。《规范》的发布实施,对进一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广西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高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具有重要作用。
《规范》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广西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博世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编制。
广西矿产资源丰富,但以往粗放的开采模式,让各种生态环境问题逐步凸显。早期开展的修复工作由于缺乏系统化思维和相关规范标准的指导和约束,往往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导致修复效果可持续性差,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全面铺开,国家和各省市通过财政投入、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大力支持,广西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也掀起了新的高潮。因此,出台适合于广西气候、地形地貌、矿山矿种和开采工艺等特点的技术规范对修复工作进行规范化指导,因地制宜、科学安全的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健康发展,显得十分的必要和紧迫。
本《规范》主编是广西地质环境监测站二级教授朱真先生,瀚林智库专家。他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多年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恢复治理、生态修复方面工作经验的梳理,开展了大量的资料收集、野外实地勘测等调研工作,不断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秉承基于自然的修复理念,编制组历时五年,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矿山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及本《规范》,给各矿山企业和行业从业单位编制矿区生态修复方案和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实施提供了技术遵循。
《规范》建立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流程,内容涵盖野外调查、方案制定、工程设计到施工养护、评估验收等修复工作全过程,明确了相关修复技术的适用条件、技术要点等,使规范具有更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规范》的出台填补了广西矿山生态修复领域地方标准的空白,将指导和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有力推进我区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