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海德堡有个“哲人小路”,而法国南部的埃兹小镇也有条著名的“尼采小径”。
德国哲学家喜欢在海德堡风光旖旎、清幽静谧的山道上散步和捕捉思想灵感,特别是黑格尔,他在海德堡的两年时间里,发表了《哲学全书纲要》,这部著作奠定了他在德国哲学界无可撼动的地位。
我听到的故事说,“哲人小路”不仅美丽宜人,而且还能护佑海德堡免受战争摧残,这在当年被传为佳话:二战后期,德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遭到盟军飞机狂轰滥炸,唯独海德堡幸免于难。是这个原因吗?希望如此。
那么南法的“哲人小径”呢?是否也传奇?
“尼采小径”的主角当然就是尼采(1844-1900)了,他1883年首次来到埃兹小镇,是沮丧而来、高兴而去。此后,他又4次来到他所说的“福地”。
“这里阳光灿烂的秀丽景色,对我这个受到致命精神折磨以致经常想死的人来说,是起到了一种近乎神妙的作用”。
当他第一次来到埃兹时,他正走在背字上:一来,他写的书不受公众欢迎。
二来,他与瓦格纳的争执使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悲哀。我们来看看这段描述:“尼采独坐在湖边,用低沉而克制的声音,回忆起那些被自己剥夺的欢乐,他突然沉默了,把脸微微转到一边,抽泣起来:’什么都不能弥补失去瓦格纳的缺憾,我同任何人都未曾有过如此之多的共同之处,即使在反对瓦格纳的地方是有道理的,但是这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失去的好感是无法从记忆中抹掉的。’”
他俩是忘年交,瓦格纳年长尼采31岁,但当初他们一见如故,哲学家尼采也是音乐家,而音乐家瓦格纳则也是思想家,二人相同之处甚多,于是他俩有了6年的密友经历,但后来,尼采在别人热捧瓦格纳的时候,痛骂了瓦格纳。我认为,25岁即成为哲学教授的尼采思想太过深入。导致他们决裂的是尼采所写的书《人性的,太人性的》部分章节。
第三是情感问题。他与情人鲁-安德列娅-萨洛蒙(1861-1937)的关系面临危机:出生在圣彼得堡的德国女作家和思想家是在21岁的时候遇到了已经38岁的尼采。
其时父亲刚刚去世,萨洛蒙深陷悲痛之中,开始沉迷于印度教,尼采与她来到意大利度假,同她过起了一种流浪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生活,他们还在一起深入讨论许多的哲学问题。但是,意大利的三周旅游并没有能够挽救尼采与萨洛蒙的爱情。
于是,尼采来到了同样是地中海沿岸的埃兹小镇,尼采在小镇上先后住过舍古朗街38号的公寓、马佐列尼别墅和圣埃健街,后者现在改为罗西尼的日内瓦客栈。
狭义的“尼采小径”是尼采在镇边山上经常散步的小道,虽然看上去是一条很普通的道路,但它夹在山与海之间,阳光普照,美丽异常。广义的“尼采小径”范围更广,甚至从尼斯火车站到埃兹小镇的所有山路都包括在内,据全程走过“尼采小径”的人说,在小径上随便走走就差点給累趴下。
尼采每天4小时散步:上午1小时,下午3小时。他在这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一边散步一边欣赏沿途唯美的地中海风景。地中海的阳光和岸边峭壁上的埃兹古镇驱散了尼采心头上的阴霾和抑郁。
尼采从此重新振作起来,他认为,埃兹小镇不仅给予他明媚的阳光和充足的热量,而且也使他重新沐浴在古希腊城邦的自由温暖的境遇内,尤其是获得了一种“肉体与精神两方面双重恬然解脱”的神秘感觉。他为此而在致友人的信中说,自己似乎成为了“优胜者和超欧洲人”。他甚至还说自己“与其说是日耳曼人,不如说是地中海人”。
在《看啊,这个人》一书中,尼采说,当他攀登悬崖上的埃兹小镇时,他的感慨颇多,而且,对他来说,身体肌肉越是灵活,他的创造欲望就越旺盛。
的确,尼采对法国及其文化情有独钟。他公开赞赏法国思想家蒙田、帕斯卡尔和弗朗斯瓦·德拉罗斯福科,并把《人性,太人性》献给伏尔泰。而在《善与恶的彼岸》一书中,尼采肯定地明确说:“法国在美学上和在精神上占据着不争的优越地位”。
自此,尼采开始喜欢来埃兹“猫冬”。第二年,尼采又在寒冬季节来到埃兹,直住到翌年春天。对他来说,第二次的最大收获,就是完成了《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书稿。
至于他的第三次埃兹之行,开始于1885年11月中旬。但因为同住在日内瓦客栈的一位多少患有精神病的寄宿客对他的无理取闹,使他转住靠近尼斯剧场的另一所旅馆。
第三次旅居期间他完成了《善与恶的彼岸》,表达了他对孤独和悲伤的真实心情。他当时写道:“我要建造一个新的阶级;这是一个可以为悲痛中的心情提供力量的优秀种族;他们像我一样,不仅懂得在政治和宗教的教条之外如何生活,而且还有能力超越道德”。
第四次旅居始于1886年10月末,直至1887年4月初之间。当1887年2月尼斯发生强烈地震时,尼采异常冷静,当时他正在撰写《快乐的知识》第五部分。
尼采最后一次旅居埃兹小镇,是从1887年10月至1888年4月初。当时,他兴奋地阅读莫泊桑、波德莱尔、布尔杰、泰纳以及龚古尔兄弟等人的著作。尼采从19世纪末法国思想家那里吸收了大量的创作成果。但可惜,他很快在1889年1月身患严重的精神病疾而一蹶不振,否则他会对于法国流露出更多的感情和留下更多的文字。
如果说尼采喜欢法国,那么,法国人也喜欢尼采。毋庸置疑,尼采在法国比在自己的祖国更得宠,以致法国最近出版的大量书籍中,尼采一再地成为文学、哲学和历史研究的重大课题。而且,法国人对尼采的重视,没有停留在对于原始资料的考据和文本分析上,而是从尼采出发重新改造当代哲学的思路及主题,使哲学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也使哲学成为生命的真正灵魂和反思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法国人称其为“最现代的哲学家”,因为“正是他摧毁了我们所有的偶像”,“也正是他教诲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我们原本对尼采了解多少?只知道他说的“通向智慧之路”的三个必经阶段:第一阶段:“‘合群时期’:崇敬、顺从、仿效随便哪个比自己强的人”;
第二阶段:“‘沙漠时期’:束缚最牢固的时候,崇敬之心破碎,自由精神茁壮成长,一无牵挂,重估一切价值;”
第三阶段是”’创造时期’:“在否定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肯定,然后这肯定不是出于我之上的某个权威,而仅仅是出于我自己,我就是命运,我手中抓着人类的阄”。
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尼采一生的主要特色是他的脱出常规的生存。他没有现实生计,没有职业,没有生活圈子。他不结婚,不招门徒和弟子,在人世间不营建自己的事务领域。他离乡背井到处流浪,似乎在寻找他一直未曾找到的什么。然而,这种脱出常规的生存本身就是本质的东西,是尼采全部哲学活动的方式。“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终生独身的哲学家徘徊在埃兹小镇的这条小径上,完成了他激情满怀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一条“尼采小径”拉近了法国人与尼采的关系,而法国的尼采研究使之活在现代法国人的心里,最可贵的是,法国人承认,尼采哲学在今天还能够指导法国人的生活。
与埃兹小镇和“尼采小径”相呼应的,是山顶“异国情调植物园”里陈列的15个地上仙女的塑像,一个个婀娜多姿,楚楚动人,这些都是法国艺术家让-菲利普的倾心力作,仙女们在此邀请游人像哲人一样冥思苦想,追寻突破之路。
热带花园的前身是一座城堡,在1706年西班牙战争期间被路易十四的军队捣毁,后来,城堡废墟处被改建为植物园。在这个植物园里,聚集了诸多奇异植物:龙舌兰,芦荟,仙人掌......总共400多个品种,主要来自美洲和非洲。
植物园门口站立着的是15位人间仙女之一的“艾西斯”,艾西斯在古埃及是“母性和生育之神”,也是九神之一和水手的守护神。她与她的姐妹奈芙蒂斯同为死者的守护神,她们常在棺材的两端以人形现身,展开翅膀保护死者,因为她俩都拥有魔法力量。
“向死而生”,当年尼采就是顶着死的念头来到埃兹小镇的,他在这里获得了新生。他走出来的那条“尼采小径”,不仅诞生了尼采卓越的哲学思想,而且地中海的灿烂阳光和蔚蓝海岸的美丽波浪,挽救了哲学家的生命,貌似,这就是“尼采小径”创造出的奇迹。
埃兹小镇在哪里?就在法国东南部被称作“蔚蓝海岸”的地方,那里最夺目的是欧洲袖珍小国摩纳哥,而埃兹小镇则夹在尼斯和摩纳哥之间。
“蔚蓝海岸”,光听这个名字,就蕴含了不少美好和浪漫。所谓“蔚蓝海岸”,得名于女作家史蒂芬1888发表的同名小说《蔚蓝海岸》,史蒂芬妮出生于法国第戎,在她的家乡有美丽的黄金海岸,所以“蔚蓝海岸”很可能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蔚蓝海岸”大致范围是法国东南部从罗纳河口至芒通的一段海岸线,往东延伸至意大利境内,其间从尼斯到摩纳哥的三段著名峭壁公路有着眺望蔚蓝海岸的极佳视角,埃兹小镇正坐落在此。1955年,悬疑电影艺术大师希区柯克执导的电影《捉贼记》,就曾在此处取景,片中,格蕾丝-凯莉出任女主角并因此获得奥斯卡奖项。在电影拍摄过程中,她被摩纳哥前国王兰尼埃三世俘获芳心,从此退出影坛成为摩纳哥王妃,书写了一段童话般的爱情故事。遗憾的是,她后来在距此不远的山间公路遭遇车祸,从此香消玉殒。
命运真能捉弄人:女影星与尼采正好相反,一个获得爱情,却不能完身;另一个“失恋”,却换来了精神和物质的大丰收。
埃兹小镇是一座美丽的中世纪古镇,建在陡峭的山上,这里曾经是军事要地,周围建有围墙,以防外敌入侵。其地形独特,让你在高处感受“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超级无敌海景,小镇不大,街头小巷热闹繁华,是游客异常喜爱的驻留之地。
据说,这里在公元前2000年,就开始有人居住于其山麓之中了。埃兹这一名字最早被记录在安东尼的海图书籍中,书中曾提及一个叫圣-洛朗埃兹的海湾。19世纪末,这里挖出了一个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银器,银器现在收藏在大英博物馆里。这片地区先后被罗马人和非洲西北部的摩尔人统治过800多年,直到公元973年他们被普罗旺斯地区的威廉驱逐出境。
1388年,埃兹地区归属萨伏依王国。考虑到埃兹的地理位置,特别是临近尼斯城,大卫王室为埃兹要塞建立了坚固的堡垒。历史上埃兹几经动荡,1543年法国和土耳其的军队控制了整个村庄;1706年路易十四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摧毁了环绕这座城市的所有城墙;最后,1860年4月,埃兹地区在埃兹人民的一致要求下,划归法国。
这算是暂时消停了,直至今日。
埃兹的地形很特别:蜿蜒的盘山道像一条黄色丝带缠绕着翠绿的青山。从海拔429米的山顶上能够俯看南法“蔚蓝海岸”上最秀美的轮廓。
埃兹古镇的别名是“鹰巢小镇”,它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位于山顶的小镇教堂,其玻璃的反射之光可以在很远就被看到。教堂内有一个埃及十字架暗示着古镇的起源,教堂所在地曾经是当时腓尼基人为埃及女神爱希丝建立的寺庙。
埃茲圣母升天教堂绝对是这座古镇的地标建筑,位于古镇中心,它修建于1764-1772年,并于1887年修复。它的外形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內饰则运用了巴洛克风格,其内保存了一座用橄榄木雕成的耶稣半身像。
教堂以居高临下之势统领着全镇居民的精神信仰。
古镇另一居高临下的建筑是“埃兹城堡”,悬挂着法国国旗,它曾经在1923-1953年的30年当中属于瑞典威廉王子(1884-1965年),1920年威廉王子跟随父亲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1858-1959)游览埃兹时,一眼相中了这块居高临海的地方,经过成功洽谈购买后,王子将原本的酒窖和拴牲口的棚子改造成为豪华行宫,之后王子和皇室成员多次下榻此地。
1953年以后,“王府”变身高级酒店,酒店仅有14个房间,诸多名流在此住过。坐在酒店平台上,整个“蔚蓝海岸”尽收眼底。这里卖的就是景观,我悄悄查了一下酒店的房价单,最低房价相当于人民币6,000以上。
从近500米的高处,我们还可看到一座意大利风格的别墅,这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五虎之一詹姆斯.梅耶(1792-1868年)的宝贝孙女夏洛特(1864-1934年)建造的,现在是罗斯柴尔德纪念馆,当年夏洛特本人嫁的也是银行家,一位瑞士银行家,双方家庭累积的惊人财富使得她有足够的财力培养艺术爱好。热爱旅游的夏洛特对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印象深刻,1905年,她挑中这里的费哈岬,耗时7年建成了她的别墅,夏洛特亲自监督各项工程,从而为原本就美丽无比的费哈岬锦上添花。
古镇满墙的弹痕里长出鲜红刺眼的蔷薇,明媚的地中海阳光浸润着千年古迹,一砖一瓦无声诉说着曾经艰难的喘息。破败而坚挺的城墙如同镇守战地的老兵,挺过了铁马金戈、硝烟四起,也挺过了腥风血雨、政权交替…
多少年来,埃兹古镇在动乱中繁衍生息,花开荼蘼。这里可以说是全法乃至全地中海最美丽的景点之一,它近500米的地高使它成为全法甚至全欧的最高村镇。
埃兹古镇以地中海阳光和“蔚蓝海岸”之美景给了哲学家和作家以灵感和智慧,给了游人以乐趣和喜悦,也给了讲究“生活艺术”的人们以精致和雅趣,而且它还在继续鼓舞着热爱生活的人们实现无尽的探索和收获。
【瀚林智库 大罗杰】作者简介
Roger,大罗杰,瀚林智库专家,《Roger观世界》专栏作家。上世纪70-80年代在大学读书和教书,90年代起受聘担任全球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直至退休。
退休后,Roger开始在国内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爱旅游,爱摄影。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摄影记录风光。他用心去发现和体验生活和旅游的点点滴滴,用故事来讲述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与历史对话,以美文会佳友,Roger迄今已撰写数百篇美文,让读者伴随他的脚步,一起观世界。
《Roger观世界》专栏,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版权声明】
本图文版权归作者。本网站仅提供资料发布,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学习交流。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获得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权后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