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那亚是哥伦布的家乡,他小时候常坐在港口旁的高处,静静地看着船只进出港,并萌发长大要当水手的志愿"。友人得悉我们即将访问此地,叮嘱要去看看这个著名航海家的故居。
就是这里了,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从小生活在这栋房子里。现在,热那亚/萨沃纳乃至整个利古里亚大区的人们都以"哥伦布家乡人"而自豪,打开维基百科,第一个看到的当地名人就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花上3欧,你可以在这个小的可怜的哥伦布旧居里任意地进出和上下。
旧居坐落在这个历史遗迹旁边,这是圣安德鲁教堂的回廊。
1451年哥伦布出生在热那亚的工人家庭,他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后裔。哥伦布在其儿童、少年时代没有受过什么正规教育,只是帮父亲干活和经营。
他一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幸运地到达了葡萄牙,使他有机会从一个小工、小贩和小水手转变成为航海家和探险家,使他能够从下层社会的一员开始接触到上流社会,使他从跟随他人航海发展到自己独立策划和筹备重大的远航探险。
葡萄牙以及首府里斯本当时是欧洲航海事业的最主要的国度和中心。哥伦布在这里获得了远洋航行的技术和经验,学到了许多天文、地理、水文、气象知识,掌握了观测、计算、制图的学问。他还和在里斯本从事地图、海图绘制的弟弟巴托罗缨合伙开了一个地图、海图制售店,这些为他后来组织指挥远航储备了必要的知识。
从年轻时起哥伦布就信奉地圆说,他十分推崇曾在热那亚蹲过监狱的马可·波罗,立志要做一个航海家。他认为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他说过:那些能在别人认为的不毛之地里挖出黄金和甘泉的人才是天才。
他有决心有毅力成为这样的天才。他说服了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后者同意为他的探险航行提供经费。
旧居能够保留到今天,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奇迹了。历尽500余年斑驳沧桑,令人回味:这地方真是以小博大的典范:房小海洋大;年小抱负大;人小雄心大;热那亚,热情难压。
西班牙朝廷和哥伦布达成了从事其"伟大事业"的详细协议。共有7个主要文件,一是协议要项;二是委任授衔状;三是致外国君主的国书;四是护照;还有三份是关于准备探险船队的命令。有些史著和学者把它们统称为"圣塔菲协定"。旧居中展现了不少的这类文书,此为委任状。
首次远航,哥伦布投资约200万马拉维迪,探险队筹备了三条船,旗舰为圣玛丽亚号,那是一艘单甲板、带船楼、三桅挂四角帆的帆船,船队另外两艘船为平塔号和尼尼雅号,船上的武力配备有各种火炮长枪,弹药箭矢,船上还备足了食品、淡水、酒类、药品、灯具、燃料、帆缆索具等航行用具和物资,另外,用于交换的诸如玻璃珠小镜子、花帽子、铜铃、衬衫、饰针、针线、花布、小刀、眼镜、石球、铅球等物资也备有不少。
哥伦布是女王任命的舰队司令,探险队总指挥,坐镇圣玛丽亚号。探险队里有翻译、医生、地图绘制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的翻译。船队除哥伦布外还有四个西欧人。据说另外有三个专门从监狱里提出来的囚犯,以便派去执行最危险的任务。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哥伦布于1492~1493年,1493~1496年,1498~1500年,1502~1504年先后4次出海远航,是他首先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
哥伦布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他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是哥伦布"误打误撞",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虽然他直到1506年去世,也还认为,他成功地登陆了印度。
尽管如此,美洲人民在每年的10月12日庆祝"哥伦布日",即庆祝1492年哥伦布到美洲的历史之旅。
这个节日对意裔美国人尤其重要。"如果哥伦布没有出生在意大利,那么美国就不会有哥伦布纪念日了"。出于对自己同胞的骄傲,纽约市的意大利后裔于1866年10月12日组织了第一个庆祝发现美洲的活动。第二年,更多其他城市的意大利人开始在那一天举办餐会、游行和舞会。1869年10月12日旧金山意大利人在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他们把这一天叫做哥伦布纪念日。
以10月12日为节日做纪念活动的国家,除美国外,还有洪都拉斯、巴西、厄瓜多尔、委内瑞拉、智利、哥伦比亚、巴拉圭、哥斯达黎加、巴哈马等。凡哥伦布登足过的国家都以哥伦布为其历史发展中起过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
哥伦布日,即是美国等国的节日,又是西班牙的国庆日,因为哥伦布是从西班牙出发前往美洲大陆的,此举开创了西班牙最强盛的时代,西班牙以此为国家的骄傲。
世界各地有许多纪念哥伦布的建筑和名称。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的"DC,即哥伦比亚特区",其名称来自哥伦布,纽约中央公园南头,是哥伦布环岛,竖立着哥伦布雕像,还有芝加哥等等。我身上穿的户外品牌"哥伦比亚",也应当能与他扯上干系。
哥伦布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巨大:他的远航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它使海外贸易的路线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从此,西方社会走出了中世纪的黑暗,开始以不可阻挡之势崛起于世界, 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成就海上霸业。哥伦布的壮举标志着一种全新的工业文明的开始,由此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
对于我来说,哥伦布是解放思想的先驱,他在地中海边长大,他的思想没有约束,他敢想敢为,敢于冒险,他所做的事情,应当是创世纪般的创举。他把人类的文明从陆地推到了海上,从旧大陆推向了新大陆。
这是哥伦布的盾和徽章。
身在意大利,满眼看到的尽是这种典型的意式"胡同"。
意大利这个名称始自希腊人的称呼,原本亚平宁半岛南部居住着维图利部落,希腊人来此地殖民,改其名称为意大利。作为地名出现的意大利发生在罗马人之前。而意大利真正被用作国家名称的时间是公元19世纪:1861年撒丁王国改国号为意大利王国,并以此名义逐步统一南北,1870年攻克教皇国首都罗马,完成意大利统一 。
此图为意大利国徽,各种象征意义的集合。国徽中心图案是一个白色带红边的五角星,象征意大利共和国;五角星背后一个大齿轮,象征劳动者;齿轮周围由象征和平的橄榄和象征力量和尊严的橡树枝条环绕。底部的红色绶带上用意大利文写着"意大利共和国"。
这次邮轮行,我们二进萨沃纳,三扰意大利:罗马是意大利首都、西西里是意大利的岛屿,而萨沃纳则是意大利的一个老港口和曾经的制铁业中心。
无疑,意大利是全世界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之一。
所以,来意大利,要看它的"贡献"。截至2017年7月,这里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53项,其中自然遗产5项,文化遗产48项,含跨国项目6项,包括文化遗产4项、自然遗产2项,据统计,意大利国土上的世界遗产数目列居全球之首。
萨沃纳(Savona)是意大利西北部港口城市,位于利古里亚大区热那亚湾畔,利古里亚大区萨沃纳省的首府,面积65.55 平方千米,2012年统计的人口约6.07万,萨沃纳市濒利古里亚海的热那亚湾,东北距热那亚40公里,这里山冈盛栽葡萄,沿海则是橘林。
古代,萨沃纳是利古里亚人的居住地。西罗马帝国陷落后,经过东哥特王国与拜占庭帝国短暂的统治后,641年,改由伦巴底人统治。
近现代,萨沃纳市是意大利主要钢铁工业中心之一,还是造船、机械、电机、化学、铁路器材与纺织等工业的中心。作为利古里亚大区铁路、公路的重要枢纽,从萨沃纳乘火车可以抵达热那亚、因佩里亚、拉斯佩齐亚、文蒂米利亚等大区内各主要城市以及罗马、米兰、比萨、帕尔玛等意大利主要城市。萨沃纳1887年曾遭受地震破坏;萨市内有许多罗马式大教堂与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建筑。
这个竖立在萨沃纳港的高塔叫"雷奥-潘卡尔多塔",它的名字来自于1519年陪同麦哲伦第一次环游世界的一位水手,因为水手在这次探险中写的航海日志,成为后来的船只和海轮探索海洋的向导。高塔一度还尊称为"护卫塔",它为萨沃纳港的航海人士保驾护航600余载。
我们乘坐的邮轮进出都是萨沃纳港。成千上万吨位的大邮轮在港口出出进进,说明港口码头的当量。巨大型邮轮也给昔日的古城带来了现代化的思维和与时俱进的生活方式。
意大利铁路发达。我们从法国乘坐火车来到萨沃纳,火车票提前两个月在网上购买,价格极好,乘车的体验也好。
城市中心区域不大,搜索谷歌地图发现,无论港口还是我们未来的住地,均距离火车站不出1.5公里。第一次来,且拉箱背包的,不妨先尝试下公交。在前往港口的公交车上,偶遇这一老一小,斩获意外惊喜。
都说"童叟无欺",他们的脸上镌刻着萨沃纳人的真诚。
表现出萨沃纳人真诚的还有我们的房东。网上通过"booking.com "订了一套公寓,一室一厅70平方,价格适宜,房主人是一对中年夫妻,男主人是出版商,女主人是教师。
两人和蔼可亲,非常"kind",入住时,他们打开厨房柜子,指着里边的盆罐刀叉说,这些东西你们随便用。当知晓我们最后离开萨沃纳的时间是下午5点时,他们说,你们愿意几点走都可以,钥匙放在门内花篮里,撞门走人就好了。遇到这样和蔼可亲的房东,我们想的是,下次来还要住这里,因为这里的环境令人感到"宾至如归"。
两人中只是女主人讲英文,但在我到达之前,发邮件与我沟通的却是"理查德",当时令我不解,当我问及诸如怎样乘坐火车和汽车前往某个具体地点和谈到热那亚和哥伦布的时候,我发现,我获得的回答,其细腻和细心,绝非出于男人之手。来到现场,我才恍然大悟。是女主人以男主人的名义,与男性客户沟通,因为我的英文名字"罗杰"暴露了我的性别。
萨沃纳港,也是各路遗迹的中心,在这里,新旧并存,相互辉映。
普雷亚马尔军事要塞在萨沃纳的山丘上,俯瞰着北意大利的萨沃纳港。
普雷亚马尔军事要塞,建于热那亚共和国征服萨沃纳之后的1542年。这里是一个老教堂,一个老城,后来被用作军事监狱。
这里因为关押过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的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年-1872年)而闻名于世,三杰中的另两位是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和号称"两个世界的英雄"加里波第。
17世纪,要塞被西班牙皇家工程师改建成堡垒设计,而在18世纪,增加了总督办公室和西比利亚王宫。为了腾出地盘,原来在公园9世纪修建的代表了萨沃纳中世纪风格的大教堂被铲除了。
18世纪即1746年,在王位承继的过程中,它被炸毁。1820年,连接利古里亚到毕业蒙特的附属部分变身监狱。这个能够关押500名囚徒的要塞,一直使用到1903年,其后其监狱的角色被位于南意大利的盖塔城堡取而代之。
很可惜,这些古罗马遗迹和拜占庭遗迹,目前仅存少许,由萨沃纳的考古博物馆保管。
意大利很多城市街头都有这种铜质的"沙盘",城市中心用比例模型展现出来。
热那亚和萨沃纳城内多见这样的廊子,颇像中国南方城市的骑楼。
如果问我,意大利对我意味着什么?我能说的就是,意大利有历史:古罗马的历史,西西里岛的历史;有文化: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杰罗和文艺复兴;有创意:意大利的小作坊,意大利设计,和意大利建筑风格,罗马柱等等,和哥伦布的航海大创意;当然还有意大利的生活艺术,这些你在热那亚和萨沃纳举目可见。
【瀚林智库 大罗杰】作者简介
Roger,大罗杰,瀚林智库专家,《Roger观世界》专栏作家。上世纪70-80年代在大学读书和教书,90年代起受聘担任全球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直至退休。
退休后,Roger开始在国内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爱旅游,爱摄影。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摄影记录风光。他用心去发现和体验生活和旅游的点点滴滴,用故事来讲述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与历史对话,以美文会佳友,Roger迄今已撰写数百篇美文,让读者伴随他的脚步,一起观世界。
《Roger观世界》专栏,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版权声明】
本图文版权归作者。本网站仅提供资料发布,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学习交流。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获得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权后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