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海南儋州“千年古盐田“采风

2022-07-31 12:03 瀚林智库 大罗杰
二维码

记得那年冬天,我六赴海南旅游,从澄迈驱车去儋州,专程去探访名闻遐迩的千年古盐田。“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1.jpg


北宋词人柳永《煮海歌》道出的时人用“刮泥淋卤”法析出海盐,是儋州洋浦千年古盐田传承至今的晒盐办法。


2.jpg


“盐田就像农田一样,要看天气,冬天你再想干再勤劳,也是做不出多少盐的。”来到洋浦古盐田,听到这里的人们如此说。


3.jpg


我们去盐田时是冬季,公历一月份,应该不会有什么大规模的制盐晒盐。还好,我来此地时正赶上雨过天晴。因为,作为晒盐淡季的冬春时节,不仅温度低低,而且雾水多多。冬季的早晨常常被称作“狼的天气”,那是因为此时北风习习,不见太阳,显得阴森无比。


4.jpg


图中小伙儿不错,他嗓音不亮,甚至破锣,但他愿意为我们演示他晒盐的过程,当然我们也忙不迭地成全了他的生意。

他最伟大的地方是打破迷信,冬季也晒盐,他说这块石头就是他用于晒盐的,早上8-9点整理好卤水,或者接受涨潮时留下的海水,然后经过一个白天的暴晒,下午5-6点收盐,像这样一块直径1米的石头,一天可以晒出3斤盐巴。他说只要晴天,他的收获就能够有所保证。


5.jpg


这是他晒出的盐,用来焗鸡蛋和鸡,2斤的鸡,分几个月的和一年以上的2种,前者焗好后卖35元每只,后者60元每只。焗锅底下用炭火烧,纸包鸡裹盐,焗一个钟点。我们选择的是他养了一年的鸡,和焗好的鸡蛋鸭蛋各3只,回来品尝,感觉鸡肉嫩而鲜美,蛋白紧实咖色,别有风味。

似乎这古盐田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显得那么有趣。琼岛西岸的儋州湾,在百万年前有一次火山喷发,岩浆奔流入海,水火交融,所以这里的海岸边礁石和火山石丛生。北部湾激荡的波浪日复一日地冲洗着陆地,嶙峋的黑石像一道自然堤坝拦住彭湃的潮流,海水经过石缝流入广漠平缓的潮间带。

晒海为盐,还是1200年前福建移民开发的营生呢,属“莆田系”!移民当中有一位名叫“谭正德”的盐工,他发现当地海边的火山石上有盐,便明智地将火山岩石横削一半,并在顶部四周留出凸边,做出一个酷似大砚台的盐槽,我们姑且叫它“砚石”。

很快,村民们学着谭正德的做法,在这里开凿了上千个形态各异的砚式盐槽,高产量的“日晒制盐”由此一发而不可收。几百年后,如此巧妙的作法被清乾隆帝得知而大加赞许,乾隆帝特赐御书“正德”,颁给海岛上的制盐人,以资鼓励。


6.jpg


这些是盐工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做出的一方方砚台一样的晒盐槽,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海边滩涂上,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还完整保存的7,300个晒盐槽,整个场面蔚为壮观。

形态各异的盐池、巨大细小的石盐槽,深深浅浅地分布在沙岸上,像是从大海深处踏浪而来,润泽着与它相伴相生的人们。

据说,砚石的摆放其实很有讲究,外行人看不透。高低错落是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盐槽围拢,中心是乌黑的盐泥。放眼望去,一片片盐泥时而被木耙松开,时而被收集压实,有时太阳暴晒,有时海水漫灌,就是在这片神奇的黑土地,过滤出白色的海盐,造就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盐工。

站在高处,蓝色海滩像棋盘,砚石盐槽类棋子,这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古盐田的规模,以及古老制盐技艺的魅力。

750亩洋浦千年古盐田,目前是中国迄今仅存的最后一批“活态原始日晒制盐古盐场”,国家级非遗项目。

这真是令人惊叹不已: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表现得最为彻底,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生存的基础,人类的智慧也得到正常发挥,没有辜负大自然的慷慨馈赠。

什么是“天人合一”,我理解,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人和自然相通,故一切人事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jpg


师傅说,制盐有许多方法,但古法制盐,盐味鲜美,堪比做菜放味精。还有,年头久远的老盐具有药用功效,比如嗓子不适,泡点盐水喝喝,很快就好。再比如,小孩胸前长了疮,用五年以上的老盐,和着攀罗花(儋州方言)捣碎敷在疮面,每天换一次,坚持一星期就能神奇地自愈了。


8.jpg


被贬儋州的大文豪苏东坡在盐田嬉水时,忽然觉得双脚奇痒难耐,村民拿出老盐拌上屋前屋后随意长出的狗仔花(花蕊的形状似五只小狗环卧花心),纱布过滤后用来泡脚,一下子治愈脚疾,成为佳话。

古制盐法来自实践:用经过太阳晒干的海滩泥沙,浇上海水过滤,制成含高盐分的卤水,再将卤水倒在石槽内,经过暴晒制盐,产量提高很多。

涨潮时,海水流入盐池浸泡沙泥,落潮后用木耙将盐泥耙松、晒干,晒干后的盐泥耙成一堆,放进铺有芦苇和稻草的过滤池里,用脚踩实,浇海水冲洗过滤,留下含盐量很高的饱和卤水,再把卤水倒在石盐槽上,通过半日风吹日晒,结晶后便制成了清白的盐巴。

更多时候,盐工们坐享其成,夜里涨潮时,海水就会自动漫入砚石,因为槽口很浅,早上退潮后,太阳好的时候,能够把砚石里薄薄的海水晒蒸发掉,到了晚上便可以收盐,既方便,又纯天然。


9.jpg


每天时近傍晚,盐工收完海盐,要把石槽挨个反复清洗干净,保证一粒沙子和杂物都不留,次日工作前还要再次清洗,投入晒盐。盐工们做工认真,严格要求,保证盐品的卫生和质量。

千百年来,盐田村自古有个传统:女种田,男晒盐。即便很辛苦,过去家里的男丁还是很少到村外打工,安心在家学习晒盐,盐田村晒出的盐品质高,卖价高,当时收入很有保障。


10.jpg


晒成的盐巴雪白细绵、品质纯正、咸度适中,用来做盐焗佳肴最为合适,制盐小伙儿卖给我们的盐焗鸡和盐焗蛋正是他们的副产品或者说是更直观有益的产品。

尤其是,盐工们制盐,必须懂得藏在风、雨、云、电中的暗语,摸准老天爷的脾气,才能将制盐的每一步与天气相配合,最终得到好收成。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靠天吃饭”积累下来的生产经验。

人们对“天”的理解,全在流传至今的古谚语当中。“四月十二湿鸭毛,稻秆一定水里捞”;“六月十二,水浸土地”;“八月火烧天,二月水浸田”。

东风吹过西,糯米煮肥鸡;月晕多风,日晕多雨;东虹云,西虹雨,南虹鹁鸪咕,北虹旱石浮”。

“雨后纳潮尾,长晴纳潮头,秋天纳夜潮,炎天纳日潮”。

谚语听上去粗糙简陋,但却是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凝练出的民间智慧,天人合一的信条。

我退休后四年中六登海南岛,深深体会,在琼崖,“风”的地位最高。“风者,天地之翕辟,山泽之郁蒸,发而成声,日箕月毕之占,由来久矣。”

因为同样是风,来向不同,差别甚大。在这里,南风受宠毋庸置疑,南风常被看作丰收之兆。”在昔虞舜挥五弦之琴作南风之歌,其辞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对于盐工而言,南风更是福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待夏秋南风大起,则一夜结晶,谓之盐南风。如南风不起,则盐失利。”

南风的季节俗称为“南天”,这一季节说有热风吹拂,然而时常也会下雨。

盐田人总结了一套下雨前的征兆:五月起了东北风,则两天之内必会下雨;而且农历六月十二日前后三天也必会下雨,如果十日、十一日提前下了,十二日南风一来就可以扛着木耙晒盐去,但如果十一、十二都不下,那十三、十四必会下雨;

如果云来自北方,则说明很快就要下雨,如果来自南边,南风必大;如果晚上闪电的电光打在东边,则雨下东方,而如果闪电电光打在北边,则说明南风很快到来。因此,谚语说:“闪东下雨水,闪北啸南风”。

除了对“天道”的掌握,盐工们在制盐过程中,还怀了对盐的满心爱戴,爱盐胜过爱一切!因为有盐才会有生计,白花花的盐粒子,根本就是命根子。他们从来不会随意踩上盐槽,也不会破坏盐道,更不会乱扔盐泥,收盐时兢兢业业,一粒盐也不敢浪费。盐田村紧邻大海,周围土地贫瘠,只能种些木薯,但产量极低。在那个贫穷年代人们只能拿着晒好的盐去村外换粮食吃,有了这份爱心,才能制出可心的产品,亮亮晶晶的盐巴,好像盐工们对老天爷的赤诚之心。

“洋浦盐田,朝水夕钱”,这是当地流传了千年的古话,也是这里昔日富庶和繁华的写照。眼下,千年古盐田已成为旅人访问儋州的首选项目,国际旅行岛的重点目的地。


11.jpg


海南处处是“天人合一”的成功范例,“天人合一“中,“天”即是“道”、“真理”和“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归根复命。“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如古法制盐的实践。


12.jpg


椰水好喝,椰肉好吃。从卖椰子的老乡那里,我们能够判断当地老乡的淳朴程度,城里10-15元每只椰子的价格,在这里仅要8元。

古盐田游人如织,这与我近年访琼所看到的四处萧条形成鲜明对比,可见这个保护性古法制盐的示范单元多么受人欢迎。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13.jpg


看到一位喜欢摆弄文字的网友,留下如下的诗句:“千年古盐田,力量与才智并存。承千年之风雨,造绝世之奇迹。虽无鬼斧神工之力,凭一锤一凿,但另辟独经之心,雕万石万糟。足见祖先智慧之光,意志之强。敢除旧,革创新,弃袭“煮海成盐”之沿习,开创'晒海成盐'之辉煌。"


【版权声明】

本文图文版权属于作者及本网。本文内容欢迎交流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联系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获得授权后合法使用。


【作者简介】


Roger罗杰照片.jpg


Roger,   大罗杰,   瀚林智库专家,《Roger观世界》专栏作家。上世纪70-80年代在大学读书和教书,90年代起受聘担任全球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直至退休。

退休后,Roger开始在国内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爱旅游,爱摄影。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摄影记录风光。他用心去发现和体验生活和旅游的点点滴滴,用故事来讲述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与历史对话,以美文会佳友,Roger迄今已撰写数百篇“美篇”美文,让读者伴随他的脚步,一起观世界。

《Roger观世界》专栏,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