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鸿章日本被刺说起……

2022-09-22 19:47 瀚林文化智库 大罗杰
二维码

“他的眼光炯炯射人,那悠扬不迫的态度,的确是伟人的风貌!” 这是刺客小山丰太郎在行刺李鸿章前的感觉,而给他印象最深的就是李鸿章那双睿智的眼睛。



1938年,在小山丰太郎的回忆录《旧梦谭》里他写到:那是1895年3月24日下午4时左右。此刻,李鸿章刚刚结束当天的谈判,从春帆楼返回他住的引接寺。说时迟那时快,小山从人群中挤出,冲到轿前,一手按住轿夫肩膀,趁轿夫因惊讶而停下脚步之际,另一只手则拔枪对着李鸿章的眼睛就是一枪。


日本刺客小山丰太郎


子弹射入李鸿章眼窝下,没有马上致命,却给他带来了持久的痛苦。“我感觉好像过了很长时间似的”,刺客小山后来写道,“但是从我的手伸向轿子,到我的肢体被绳子捆住,大概也就2分钟”。

无疑,小山2分钟成名,并背着刺客之名被写进历史。此事件后,法官顶住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压力,没有判处刺客死刑,而是将他处以终身监禁。小山先是被押解到北海道服役,两年后大赦减刑,并于1907年(事发12年以后)假释出狱。他在二战后的1947年去世,时年78岁。

倒在血泊之中的李鸿章毕竟经历过大风大浪,面对此事,他叮嘱手下人把血衣收起来,不要洗斑斑血迹的黄马褂官服,此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身安危,而是朝廷利益,当年已七十有三的李鸿章算是找到了一丝安慰,仰天长叹:“此血可以报国矣!”

李中堂挨的一枪,直接结果是打破了“马关条约”谈判的僵局。给日方主谈伊藤博文带来了巨大的烦恼。的确,它使原本踌躇满志且狮子大开口的日本方面异常被动。伊藤博文担心行刺会“使清国在乞求干涉上得到最大口实”,他甚至在与外相陆奥宗光的交谈中表示,此次刺杀事件“比一两个师团被打败更让人难堪”。他说他宁愿这一枪打在自己的身上。

伊藤不幸言中,14年之后的1909年10月,他在前往哈尔滨与中俄谈判日俄战争问题时,因高丽刺客行刺而身亡,此为后话赘言。

中堂不死,命该如此。当年的中外媒体称:射入李鸿章面颊的这颗子弹“价值一亿两白银”。

又过了百余年,我来到了这里,我看到的是精心保留的会谈现场,昔日的春帆楼仍在经营,一座“日清媾和纪念馆”竖立在旁。不过,整座建筑已1985年重建谈判时所使用的原建筑物,二战中因空袭而被烧毁。

春帆楼这地方,原本有一座日本“神宫”和一个眼科专科医院。1877年一个叫做藤野玄洋的日本人买下此地,成立了一所“月波楼医院”,并提供药汤和料理来帮助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康复。

1884-1885年期间野玄洋过世后,在友人伊藤博文的建议下,藤野玄洋的妻子藤野满保留了医院康复的功能,并且将医院改设为“割烹旅馆”

何为“割烹旅馆”,我请教了在日本的专家,说“割烹旅馆”就是“和式亦食亦宿的高级会所”,有别于西式酒店hotel, 而且,取名“春帆楼”也是伊藤博文的主意

1888年,在当时担任首相的伊藤博文的支持下,“春帆楼”成为政府开放河鲀料理后首个取得政府核发许可的餐馆。1921年原主人藤野满过世后,“春帆楼”被下关当地企业家林平四郎买下,继续“割烹旅馆”的经营。


旧时之春帆楼


    为什么当年的日清和谈选择了这块地方?毫无疑问,这是伊藤博文做的决定,除了因为他对这里熟悉外,还有就是,从春帆楼所在的山丘可以看到日本军港,看到港口内外日本军舰冒着黑烟往来于海面,这能起到“威慑”作用吗?另外,“下关”和“马关”,为什么会有2种不同的叫法?这是因为属于日本山口县的下关在日语汉字发音是“赤马关”,简称“马关”。

作为一座历史建筑“春帆楼”见证了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马关条约的签署此外,它还曾接待过昭和天皇和皇后,当年他们入住过的房間,至今仍然保留着。任何布衣百姓只要预订即可入住;其他客房設备也很完善,环境宁静又自在。

当时的清廷主谈李鸿章下榻于此。谈判中李鸿章经常倚老卖老,让比他年轻18岁的伊藤博文多给些“面子”但李鸿章知,国务谈判不是儿戏,他抱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原则,据理拒绝日方提出的无理要求。“日清媾和纪念馆”展示了当年和谈的全部文字记录,也是很宝贵的历史资料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为首的谈判组在“春帆楼”谈判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第二个年头,日本在战场上获得了压倒性胜利。辽东方面,日本已占领牛庄、营口等辽东重镇,兵锋直指辽河东岸;而山东方面,日本于2月17日在刘公岛登陆,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3月20日谈判正式开始,双方首先在李鸿章提出的按照国际惯例应该先停火再谈判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而作为战败方,李鸿章在闲谈中感叹:“甲午战争两大积极意义:第一证明了欧式之陆海军组织及作战方法,并非白种之民所独擅第二是“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之梦中觉醒”。这话讲得心酸,但却令参与谈判的日本外相陆奥宗光感叹“尽管李鸿章他人很狡猾,却也讨人喜爱,不愧为中国之人物”。而伊藤博文也投桃报李,允许李鸿章保持与国内的密电联系,但据说,这是日本窃取中国情报的一条路径。



谈判中双方斗智斗勇。伊藤博文对李鸿章说:“我国之兵已向台湾行进”。

李鸿章说:”台岛客民多来自广东,占四成,最为强悍“,并补充说:”除我国之外,英国不欲他国盘踞台湾“

此时底气十足的伊藤博文微笑着说,岂止台湾而已!不论贵国版图内之何地,我倘欲割取之,何国能出面拒绝?“

不过,伊藤博文的话还是说得太早了,英日之间虽然早有秘密同盟,但是西方其他列强却未必会对日本独霸东亚置若罔闻。

李鸿章抓住伊藤博文曾经讲过的话,我与中国打仗,所争者朝鲜自主而已,非贪中国之土地也!”以此反对割让土地。

而关于赔偿军费的问题,李鸿章则要求日本列出所费详细数目“,并且断言”较之日本所索之数恐不及小半“。当然关于军费开支的问题,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计算方式多少是有出入的。

日本为了甲午战争开支的临时军费为2亿日圆,大体上也算是有账可查的。对于李鸿章的质疑,伊藤博文无从分辨,不过也无需分辨。

但是在停战的问题上,伊藤博文丝毫不让步,以日军应控制大沽、山海关、天津一线建立军事缓冲区作为还击李鸿章的停战要求。不得已,这个问题被暂时搁置。

3月24日前即刺杀李鸿章之前的春帆楼三次谈判,双方不欢而散。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第三轮谈判结束、坐马车返回住所途中遇刺,事件发生后,日本立即受到国际舆论的一致谴责。日本为防止其他列强抢在日本之前从中国获得更多利益,遂主动宣布停火20天,把原来要求清政府赔偿的白银从三亿两减少到两亿两,这个说法在今天被CCTV的相关节目所引用。

从历史资料还原的当年实际情况来看,刺杀事件在中日暂时休战这个问题上确实是起到了很大作用,主要是使日本在被动之下不得不宣布休战。

至于真正促使日本最终减少了索要的赔款这个问题,那只能是李鸿章以老迈之躯为风雨飘摇的清王朝所做的努力和牺牲了。 李鸿章曾要求在2亿的基础上,再降千万,伊藤说,你中的这一枪,我们已经减少了个亿了,李鸿章说,要么再给我一枪,再降千万。

谈判总共进行了7次,李中堂遇刺发生在第3次结束时

残酷的历史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

在李鸿章的后半生中,他一直致力于为国内变法争取和平的外交环境,但是,外国列强不会给清朝“韬光养晦”的机会。因此,他的许多美好的设想,在“强权即公理”的国际背景下,只能停留在美好的愿望上。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


《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

一、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二、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三、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四、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李鸿章把《马关条约》视为“奇耻大辱”,自此不再踏足日本国土。在那次访美归途中,他不得不在日本换船,可他就是不上日本国土,而是专门调另外的小船进行交接。

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是中日两个实力派的政治人物。他们俩除了年龄上的差距外,彼此之间还有一些共同点。

伊藤博文是明治维新的受益者,他本人曾经留学欧洲,在日本政界属于开明派。

李鸿章则是1870年凭借赫赫战功和淮系集团这一后盾支撑,当上了最有实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清廷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重大问题决策的核心人物,权倾朝野,他在这个位子上一坐25年。李鸿章倡导洋务运动,具有当时政界人物少有的远见卓识。他利用权势,建立和发展了以沪、宁、津三地为主要基地的一批军事工业,制造枪炮及子弹等,促进军队装备的产品换代。他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15个第一:第一次官费选派留学生,成立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组建第一支远洋海军,制作第一面近代中国国旗……


我发现,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均出自“宰相之乡”。

日本山口县迄今出了8个总理大臣,包括最近遇刺的安晋三

而李鸿章的故里则是现在的安徽合肥,众所周知,那里出了包括中国当朝总理在内的6位“宰相”。更有趣的是,李鸿章与伊藤博文还真的讨论过,是否请年轻的伊藤来中国接替他的工作。 后来在他们二人最后一次会面时,中国国内还真有不少人呼吁伊藤来中国做宰相,但李鸿章却很认真地对伊藤说,当初我只是这么一说,如果你真来中国,你会知道中国官场有“多么复杂多么难缠”;此时的李鸿章并不建议伊藤来受此番苦楚。



其苦来自何方?李鸿章在出访德国时拜访普鲁士“铁血宰相”俾斯麦,他欣赏德国的克鲁德大炮,也敬佩俾斯麦。德国的媒体甚至把李鸿章比作“中国的俾斯麦”。他向俾斯麦探讨如何改革,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哄着一个老太太(慈禧太后)和一个小孩子(光绪),俾斯麦说,如果高层支持你,那么你可以放手去做,如果不是,则你就无能为力了。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聪明如李中堂者,也有因文化背景不同而闹出笑话的时候。例如在英国,戈登夫人善意地送给他一只宠物小狗,翌日夫人接到了李鸿章的感谢信,说:“老夫已老,小狗进补滋味不错”,这让戈登夫人哭笑不得。

还有他访美,因为吃不惯西餐,他把宴会后半部上的各种中国菜汇在一起,也就是把所有中式剩饭全部打包带走,好玩儿,他很无意地创造了一个后人叫做“李鸿章杂烩”的名菜。

李鸿章因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在全国上下一片怒骂声中,失掉了直隶总督和北洋大臣的宝座。明摆着,李鸿章是忍辱负重代人受过。

简单讲,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丧权辱国,而日本则窃取了中国大量的经济利益和领土主权,但是,在满清帝国垮台之后,日本也不得不屈从于西方列强的压力,拱手让出到手的辽东半岛。若不是伊藤博文等日本政客及时抽手,沙俄的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开通,大英认为日本仍可作为对抗沙俄的有力盟友的话,那么日本很可能会在甲午战争中沦为“黄雀在后”的螳螂,忙的只是“为别人做嫁衣裳”。

国耻不容忘记:同样在“闭关锁国”的情况下被西方列强强行“对外开放”,日本采取了主动发展的姿态,通过明治维新运动,脱亚入欧,国力大增,而封建的清帝国则抱残守缺,不思进取,虽有李鸿章的洋务运动,建立了微薄的民族工业,但甲午一战,明显地暴露出根本的差距,留下深刻的历史教训。


【编辑:千然】

【版权声明】本文图文版权原作者欢迎转载。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获得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权后合法使用。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