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的观察,这地震海啸等灾难给日本人性格和观念带来的影响,不比火山喷发造型日本山水的作用小。
换一种思路,顿觉脑洞大开。日本人为什么对天皇忠贞不渝,为什么举国拥护侵略战争,为什么办事那么认真,能够把事情做到极致,又为什么那么能够隐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还有那些被公认的难解的矛盾:他们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即蛮横又有礼,即刻板又善变,既温驯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心耿耿又极易背叛,既勇敢又怯弱,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法,看看日本列岛的频发灾害,也许可以悟出点什么来。
毋庸置疑,作为千岛之国的日本也是“地震列岛”,它正处于地震带上,地震海啸灾害不断,而在历史上被记录的最大的5次地震,分别是1896年的明治三陆大地震;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33年的三陆再次大地震;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9.0级的“311”特大地震。
后2次大地震是在我出生后发生的,相对了解得多些。
1995 年 1 月 17 日,7.2级的兵库县阪神大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25 万户房屋受损,损失超9 .9兆亿日圆。
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时间最近,印象最深。地震发生在日本当地时间11日下午2点的46分21秒,震中在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日称“三陆冲”)。此次地震的矩震级Mw达到9.0级(美国测9.1级),震源深度20公里。此次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对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等地造成毁灭性破坏,并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
本尼榜样
美国人类文化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做的事情令我震惊,她用多年来对日本的研究成果,主导了二战后期和战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这说明:美国从建国之初就开始奉行的“专家治国”政策卓有成效;另外,人类文化学的科研成果具有指导意义。当年,即二战结束前一年的1944年,她受命解答美国最高决策层的2个问题:第一、日本会不会投降;第二、日本如果投降,要不要保留天皇体制。基于她研究的日本人类秩序观念、天皇与神道的观念、战争观念乃至武士道精神,她对这2个问题给出的结论是肯定的。
更为称绝的是,本尼老太居然没有去过日本,但是她有办法,她做她能做到的事情,那就是下功夫遍访在美国的日本战俘,以这些战俘为调查样本。日本人为什么会自杀,为什么会发动侵略战争,而又为什么会在战后顺利接受失败?
本尼老太用“菊与刀”来概括日本人的文化特征和日本人性格的二元性,“菊”代表天皇,因为天皇族徽为菊,而“刀”则是日本武士道文化的象征。
我不否认,本尼老前辈的实践对我的影响巨大。
难民精神
多难兴邦,日本的多灾多难首先唤醒的是“难民意识”,因为地理空间有限、自然资源匮乏、地质灾害频繁、战略纵深狭小,这给日本民族心理赋予的是一种强烈的潜在生存危机感。似乎他们不受这个世界的待见,以至于他们出生伊始,就被大自然所抛弃。他们能做的,唯有“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的说法来自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1889-1976),他是用这种“倒计时法”的死亡哲学概念,来让人们珍惜生命中的分分秒秒,竭力焕发出生命的积极进取意识和内在活力,通过提高生命的质量和长度,提高生命的效度和目标的密度,只有这样,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展现出无限的可能性。
在日本,和式的“向死而生“则变成了“像已死者一样活着”,这是说,一个人生活的“圆满境界”意味着,“我的精力与注意力能够不受束缚地实现我的目标”,“一切干扰我的消沉倾向和紧张不安均随之消失”。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那么对我来说,便会“一切皆有可能“。
这就是日本人的生命观念和“生活艺术”,日本人以“只争朝夕”的态度对待随时可能因灾害而结束的生命,于是,“精神重于物质”,而精神的力量来自天皇,来自百姓对天皇的“忠诚”,因为谁也不知道“灾难与明天哪个先来”,所以精神依托至关重要,天皇承载了这个重任。虽然贯穿日本7个封建世纪,天皇都是虚幻的有名无实的傀儡,但是,每个了解日本的人都非常清楚,没有什么比任何蔑视天皇或者公开攻击天皇的做法更能刺激日本民众的苦痛并煽起他们的士气了。对他们来说,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天皇,日(本)将不日(本)”了。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日人的宗教中心,是一个超宗教的对象。
在日本,与“天皇崇拜”并驾齐驱的是日本特有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武士具有西方骑士“责任和勇敢”的特点,但不完全。武士虽然是一个职业或者一个社会阶层,但是,他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却是简版的“天皇效忠”。由此,我们看到,那年,日本人以保卫天皇的名义,走向了“大东亚共荣”的侵略战争。
与武士道精神共存的是日本特有的“破腹自杀”,因为对于日本武士来说,他知道死亡是必然的,破腹自杀是他选择的一种方式。名誉重于生命。例如,为了一张被烧的天皇像,武士会破腹;因为在奉读天皇教育敕令中读错了字,他会破腹;甚至,在无意中给自己的儿子取名“裕仁”而犯讳,干脆破腹,并且还把这个叫做“裕仁”的儿子也给开了膛。
武士之外也有人选择破腹自杀?是的,那些不愿当战俘的人,那些到了年末无法还债的人,那些因工作失职引咎辞职的官员,还有那些因恋爱无望无法结为夫妻的恋人,他们会选择自杀或者破腹自杀这种一了百了的方式。
二战中,更有日本“神风”飞行员驾驶着“零式战机”,以自杀的方式撞击美国战舰的情况,“神风”即神圣之风,用神风拯救日本,使其免遭野蛮打击。这是典型的以精神力量战胜强大对手的例子。这些是当年我在英文读本里读到的:日本战机飞行员高喊着“为了天皇”,俯降冲向美国航母或战列舰的烟囱……在谈到日本时,我的脑海总会浮现这个场景。
危难意识
我从历次访日和与日本同事的接触当中感觉到,由于灾害不断,日本人对未知世界有着深深的敬畏,他们深重的悲观主义色彩,他们对转瞬即逝的美好,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观皆与众不同。他们能够在枯山涸水与不平衡和不对称中获得满足,正如日本人民耳熟能详的日本战国英豪织田信长(1534-1582)的诗中所言,“人生五十年,莫非熙熙攘攘浮生幻梦”。
图解:日本九州阿苏火山大观峰。
日本的电影很说明问题。日本电影教育人们预防灾害,并唤起人性思考。比如,《地震列岛》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幻想片。在地震多发地日本,地震自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影片塑造了一名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地震学家的形象,从正面描绘了人们应该怎样去对付自然灾害及其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同时,影片也向社会和政府发出了必须高度重视地震预报和预防工作的呼吁。
《日本沉没》则讲述,地球科学博士田所乘坐潜水艇“海神6500”号进行了一次深海调查,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由于日本海沟附近的大规模地壳运动,日本列岛将在1年内沉没! 而且灭顶之灾来得比预料的还要快。日本各地相继发生大规模地震和火山爆发,整个日本陷入了大恐慌。在救灾行动中,海神6500号的船员小野寺俊夫邂逅了救护队员阿部玲子,两人协力救出了因地震而成为孤儿的仓木,并在奋战中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人们开始背水一战……
电影给人留下至深印象的还有,地震中失去亲人的日本人,面对电视镜头,没有呼天抢地,而是冷静而淡然地说:感谢营救人员做出的努力,感谢这么多人的关心。
前些年,美声男歌手秋川雅史演唱的那首《化作千风》(I am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红遍全球,而所谓的“千年之风”就代表了一种永恒的精神寄托。
淡然面对生死,是多数日本人的人生信念。初到日本的人,会惊讶于日本人能够很好地与逝者“相处”——一些日本人的房子与墓地靠得那么近,推窗可见一排排墓碑,阴宅阳宅鳞次栉比,虽然拥挤,但看上去井然有序,墓碑前花瓶里插着的黄白菊花,迎风微微飘摇,竟为墓地增添了几分雅致。“死”能造就风景,而当有人在交通事故或者事件中遇难,总有许多相识或者不相识的人把鲜花供奉在出事地点。
作为危难意识的重要部分,日本人的灾备值得称颂:他们每家每户都习惯设置救急包,以应付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另外,日本人从小便接受防灾教育,学习如何在灾难中临危不乱,并采取合适的应变措施。日本各界定期举行防灾抗灾演练,学校每年至少会进行一次地震演习,通过抗灾教育及演练,增加人民的防灾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警觉,随时行动。
认真与隐忍
举例说明日本人的做事认真,皆为我的亲历。
上世纪90年代,我往返北美必须经过东京,曾经有过一次误机的经历,因为东京成田机场太大了,几个Terminals走下来,比原计算的时间要长了许多,当我费劲巴拉地赶到开往停机坪的小火车门前时,车门刚刚合上。这时,从旁边走过来一个长相酷似《教父3》文森特的主管,看上去年龄比我大,他很和善地管我要了我的护照和机票,并说,别着急,我来帮你。他用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联系航司,来来回回走了好几趟,然后对我说,你的机票写错了年份,按照字面,你的机票已经过期一年了,但没关系,你的护照和签证说明你已经拿着这张机票飞行多时了,所以不会有任何问题,年份只是打印错误,与你无关,我给你登记了下一班飞机,是在下午,你到这边来坐吧,说着,他把我引到了下一班飞机的候机厅,同时递给我一张餐券说,午饭时间到了,你可以在那边餐台领一份午餐,吃过饭,很快就登机了。此番经历令我难忘,这个年长高职的工作人员认真敬业、尊重客户以及服务无微不至,让你温暖,让你心存感激。
另一例是雪中真情。本世纪初,我曾与家人利用春节带老妈游玩儿日本,在箱根附近正遇大雪,道路湿滑,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驾驶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而且很快,在一个什么地方,上了一位政府派来的安全员,年纪不小,他和驾驶员谨慎地引领着大巴缓慢行进,安全员随时与总部沟通,了解和汇报路况,这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记忆中。大约一个下午都是这样的步骤,驾驶员不断地向乘客致歉,安全员则深度鞠躬,同时嘴里冒出一串串我听不懂的日文,我感觉,这天气不好似乎成了他们的过错,但人家对生命的负责精神,在小灾小难面前尚且那么认真,给足了安全感。设想,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会更加令人踏实放心。
为什么认真,因为认真才能救人,而在日本,制造“豆腐渣工程”,则是杀人。
再来说“隐忍”。“忍”,不仅体现在日本人面对危机时的复原能力和他们在苦难中坚持不懈的精神上,而且,隐忍是人在面对意外或困难时的耐心和毅力,社会和谐依此维系。这意味着自我克制和为了避免冲突收敛自己的感情。当然,这是美德,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虽然日本人最喜欢的身体享受是温泉浴,无论贫富,大家都可以在热泉中泡泡,但是,日本的“冷忍”或者说“冬练”则是对年轻人的一种“锤炼”了。
传统形式是,黎明出去坐在冰凉的山溪瀑布之下,甚至冬夜里在有暖气的房子里往身上浇冰冷的水;而现在我看到的是:为了练习书法,孩子们被要求把身体裸露在严寒之中,直到手指麻木冻僵……日本人父母认为,从小就应该培养“隐忍”,而且父母会给孩子们树立榜样,培养耐心和毅力,学会在困境中忍耐。现代日本小学没有取暖设备,说是为了锤炼孩子们以后能够坚强地面对人生困难。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在寒冷中留着鼻涕,不要觉得奇怪,因为日本人认为,为了预防感冒,挨冻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我自家孩子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发现,在今天的日本,为了避免冲突,每个人都对自己的行为小心谨慎。事实上,因为隐忍所形成的相互监督、自我约束以及公众期望,共同造就了日本的低犯罪率。
灾难美学
灾难中并不总是令人沮丧的事情。灾难“无常”却也“凄美”;这种凄美在精神上表现为,虽然不幸的日本人,其所处的自然环境极其严酷,但是,在对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过程中,他们创造了坚韧、刚健、优雅的“灾难文化”,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和民族“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和“苦中作乐”的绝妙本领。
日本人喜欢富士山并引以之为自豪、将其誉为“神山”和日本的象征。其实,富士火山是与火山喷发和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关联的,虽然富士山作为休眠火山已经不再具有危险。聪明的日本人不仅让富士山成为审美对象,而且,还让火山喷发造成的梯形山体给人以稳定感。对于在地震时山摇地动恐惧的人来说,富士山的梯形山体,其传递的稳定感,的确可作为一种补偿,我们称之为“梯形美”。
这种类似富士山一样的梯形稳定感,也许能用来解释日本人喜欢相扑和相扑大力士之所以社会地位很高的缘由。在日本人对相扑运动的喜爱中,叉着两腿巍然屹立在土俵上的大力士,是否也隐含了日本人对于“稳定”的渴望。
现在的日本建筑中,你不难发现很多“梯形美”。日本城市不少建筑呈梯形,居民楼顶部的若干层逐层向上收缩,当然,这种“梯形美”存在的意义,首先是为了地震楼体晃动时减轻顶部重量,免于建筑物遭受更大损失,同时,还能给人以心理上的稳定感。
不过,从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角度理解日本人的审美观念,上述直观的“梯形美”并不是重点。我认为最主要的,应当是个人生命在自然力面前的脆弱、渺小、短暂所给人造成的“无常”之感。
众所周知,日本人对于樱花、特别是对于“落樱”有着特殊的喜爱,这喜爱之中肯定包含着对于“短暂之美”和“凄美”的欣赏。
311超大地震震区的樱花花期是4月上中旬,但是,成千上万日本人的生命陨落在3月11日,没有等到当年的樱花盛开。樱花年年开,但在灾区幸存者的眼中,地震后绽放的樱花,却是不同于从前的“凄凉之美”。想起著名唐诗:“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凄美”也是美!
实用主义
从难民意识,最容易转为实用主义。正因为基于“死亡倒计时“的观念,我们便不难理解日本人战后的实用主义态度。
曾经有个中国人好奇地问日本老师:“日本人为什么在二战期间举国都成了禽兽,但战后却变得如此文明?”老师答:“战时的日本人,除了天皇,都是奴隶,一个奴隶向往的是奴役其他奴隶;战后的日本人,建立了民主制度,逐渐走向自由,一个自由的人往往会尊重他人的自由”。
战后的日本人承认:“在我们的心中必须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军事失败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无关。军事失败应该作为一种动力……(因为)正是军事失败才能真正抬高他们的情绪去面对世界。日本人的责任必须在世界各民族中得到尊重。通过承认侵略战争是一个错误和一个失败的事业,日本人已向社会变革迈出了一大步。他们希望在和平的世界赎回受尊重的地位。
这个讲法我认为反映了日本人的思想。对此,战后的日本政府也曾表述过:“新日本政府拥有一个尊重人民意愿的民主的形态……我国自古以来,天皇就以人民的意愿为他的意愿。这是明治天皇宪法的精神。”
种种事实说明,灾难重压之下的实用主义让日本人变得聪明。虽然中国文化对于日本文化有着巨大影响,但是日本在学习之中从不盲从,它吸收了中国的汉字、法律制度和儒教,却拒绝了不符合日本国情的宦官制度、科举制度及以儒教基本法则为准的“同姓不婚”制度。同样的,在吸收中国的佛教文化时,亦允许僧人娶妻、吃荤,形成了一种宽容的佛教文化。
更有甚者,日本人经常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中国是中草药发源地,但日本却在中草药市场以90%的市场份额高居首位。身为中国人,我感到惭愧和难过,但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超强的实用主义的学习精神。
【作者简介】
Roger, 大罗杰,瀚林文化智库《Roger观世界》专栏作家。
上世纪70-80年代在大学读书和教书,90年代起受聘担任全球500强企业职业经理人,直至退休。退休后,Roger开始在国内外行走,或旅居或旅游。他爱旅游,爱摄影。用脚步丈量世界,用摄影记录风光。他用心去发现和体验生活和旅游的点点滴滴,用故事来讲述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与历史对话,以美文会佳友,Roger迄今已撰写数百篇旅游观世界美文,让读者伴随他的脚步,一起观世界。Roger作品详见:www.hanlinglobal.com。
【版权声明】
本图文版权归原作者。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本网出处。商业转载请获得本网(service@hanlinglobal.com)授权后合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