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夫人们的书法

2023-01-22 17:46 汇编及演奏:郭有献
二维码

【编者按 千然】今天是2023年春节,大年初一。本网特刊发郭有献先生汇编的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才气不让须眉的第一夫人们的书法,读来也是叹为观止。

她们在政治上早已载入史册,并为大家所熟知。但她们在书法、绘画、文学、歌舞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艺术造诣,今天我们将她们的书法作品展示给读者,祝福各位新年吉祥!




一、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第一位女皇,在政治权谋上手段高超,达到了皇权在握、统领天下的至尊地位。她的书法也堪称一代大家。1900年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莫高窟盗走的武则天手抄小楷《金刚经》,足以说明武则天的书法水平。


第一夫人1.jpg


武则天抄写的这卷《金刚经》,发现于敦煌莫高窟第17号洞窟。据当年进入莫高窟的法国伯希和回忆,此卷经文被装在一个紫檀描金帖盒之中。全卷以金粉写成,历经1400余年仍未褪色。据《全唐书》记载,武则天抄写《金刚经》是为了祭奠她亡故的双亲,经卷上有“敕”字和“臣虞昶奉旨校阅”字样,证明是武则天手书无疑。

《金刚经》金粉蓝底,写得颇为华丽,贵气十足,尽显女皇风采,是现在的书法家们望其项背难以超越的经典。

武则天之所以有如此高的书法造诣,与她的经历有关。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武则天和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一起入感业寺为尼,直到永徽二年被复招入宫,在庙里两年时间。这期间,庙里晨钟暮鼓,青灯相伴,抄写佛经,打下了书法功底,练就了一手好字。后人评价她的书法“脱去铅华脂粉气味”,颇有大丈夫气。


第一夫人2.jpg


二、杨妹子

南宋的杨妹子,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才女,才华出众,诗词、书法、绘画样样精通。

杨妹子(1162-1232),南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本名娃,自称“杨妹子”,南宋宁宗皇后,又说是皇后之妹。


第一夫人3.jpg


启功在《启功丛稿》中《谈南宋画上题字的“杨妹子”》,认为杨娃即杨姓之误,杨姓即杨后。徐邦达先生认为将杨后和杨妹子视作二人是明清学者的讹误。理据有三:

一是周密的《齐东野语》及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皆证明杨后是孤儿,并无兄弟姐妹,哥哥杨次山也是后来认的,并无血缘关系;

二是现存的杨氏书画题字,字体一致,只有早期、晚期的些许变化,并无出自二人之手的迹象,况且“坤宁宫翰墨”、“坤卦”、“坤宁殿”诸印,除皇后可以使用以外,非其他人可以擅用;

三是在元吴师道《吴礼部集》卷四中,题《仙坛秋月图》诗注,有这样的记载“宫扇,马远画,宋宁宗后杨氏题诗,自称杨妹子”。


第一夫人4.jpg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杨妹子善于画上题字。清孙承泽《庚子消夏录》载:“马远,在画院中最知名,余有红梅一枝,蒨艳如生,杨妹子题一诗于上,书法类宁宗。凡御府马远画,多令题之。”明王世贞则谓:“凡远画进御,乃颁赐贵戚,皆命杨娃题署。”


第一夫人5.jpg


杨妹子书法造诣深厚,书体以小楷为主,端庄沉稳。结构严谨,着墨轻巧,字体娟秀,婀娜多姿,仪态万千,具有独特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传世作品以题画为主,多见各种题画诗中。杨妹子书法类似宁宗,属于秀美一路。清代姜绍《韵石斋笔谈》评其书法“波撇秀颖,妍媚之态,映带漂湘”。


三、慈禧

慈禧太后执政期间,附庸风雅,噬戏文,擅书法绘画,常以自己的书画赏赐大臣,以示恩宠。其书法整体端庄秾丽,属清人风格,笔画凝练,用墨浓郁,充满庙堂之气。


第一夫人6.jpg


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有一座清代皇帝的书堂——玉澜堂。光绪年间,玉澜堂成了光绪皇帝的寝宫,为了防止光绪帝与外界接触,慈禧命人在玉澜堂的前后左右修砌了多道砖墙,门口还有太监站岗,将玉澜堂全面封闭起来,清雅宜人的书堂从此成了一代帝王的牢笼。


第一夫人7.jpg


在玉澜堂明间正中的宝座上方,悬有一块“复殿留景”匾额。上方钤有三方印玺,中为“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两边分别为“数点梅花天地心”、“和平仁厚与天地同意”两方慈禧最喜欢的印玺。从书法上看,“复殿留景”四字写得沉实端方,笔势飞动,筋骨内藏。


第一夫人8.jpg


慈禧太后的字多为擘窠书(bòkēshū)。古人题额,为求点画匀整,分格书写,称为“擘窠书”,泛指匾额所用的书体,如“寿”、“福”之类。多有“馆阁”之气,如文章的形式华丽典雅,类似馆阁中人的诗文风格。雍容华贵,浑厚端庄。


第一夫人9.jpg


当然,有人说这些字不是慈禧太后所书,是御用文人代笔。其代笔者是清末女书画家缪嘉蕙、阮玉芬等,此二人均供奉于紫禁城的福昌殿。其证据是故宫里留下的档案材料,如《慈禧革职恭亲王奕訢谕旨手迹》。


第一夫人10.jpg


另一证据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现藏的一件慈禧用朱砂抄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落款为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抄写佛经须本人亲为才见诚意,方能有功德、得福报,故慈禧应该不会让人代笔。观此经文,与“复殿留景”相去甚远。


四、江青

作为第一夫人的书法,江青是不必回避的。用毛新宇的话说,江青是个历史人物。但从文化角度看,江青的书法水准达到了大师级别。现在的科学社会组仍旧还有研究她的书法存在,用史学家的话说:江青的书法很狂而且很随性,只有毛体字才能镇得住她。


第一夫人11.jpg


江青长期在毛主席身边生活工作,接触与观摩毛主席的手迹,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长期耳濡目染,使江青的书法深受毛主席书法的影响,字迹十分相似,以致《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七律·答友人》、《七律·和郭沫若同志》、《卜算子·咏梅》这四幅作品长期被误认为是毛主席的手迹。


第一夫人12.jpg


江青的字有草书功底,用笔也很险绝。她的书法极为随性,很难让人相信这样随性大气的书法会出自江青之手。

江青是一代才女,不仅会书法,绘画和电影也是十分精通。这得益于江青读书时期师从于沈从文,沈从文对江青的影响极大。她能练就一手属于自己的书法字,离不开两个老师,第一个是毛主席,另一个就是沈从文先生。

江青是才女,江青的书法具有独特的代表性,这一点也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当时毛岸英学楷书就是江青指教的。江青最喜欢写的就是毛主席的书法,她也是近代史上写毛体字最接近的一位。


第一夫人13.jpg


有研究表明,江青是中国近代行草结合体的第一人。她临摹毛体字的时候往往做不到那种大草意的书法结构。但她的行草之中可以看到女性的柔美,这是最难得的。江青的字是紧跟在毛体之后的另一种行草结合体,这也是她的作品令人欣赏的原因之一。


第一夫人14.jpg


江青是毛主席在书法艺术上说过的唯一比他“好”的人。尤其是《卜算子·咏梅》写得很有气势,非同一般,也是江青手迹中最好的一幅。

2023年1月22日

于河北地质大学·悠闲斋


【编者及演奏者:郭有献教授简介】


第一夫人15.jpg


郭有献教授,1982年毕业于河北地院地质系留校。后改行文学创作,借调地质部文学创作室,回校创办艺术设计学院任院长,广告学教授,现退休。


责任编辑:孙畅,审校:千然


【版权声明】

本文由郭有献先生根据网络资料整理,其文字、图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网站仅提供资料储存平台,主要用于信息分享和交流,并不意味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感谢源引作品之网站及原作者的贡献,侵必删。

昵称:
内容:
提交评论
评论一下